我今天要給你們交通一個新的內容,這個內容是什麼呢?這個內容的主題就是「是萬物生命的源頭」。這個話題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大?對你們來說是不是感覺有一點夠不上呢?這個話題對人來說聽起來有點遙遠,但是「神是萬物生命的源頭」這是每一個跟隨神的人所必須要認識到的;因為這個事與每一個人認識神,能夠達到滿足神、敬畏神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要把這個主題拿來交通。對於這方面的話題,可能人有一些簡單的認識,或者有一些意識上的認識,這個認識在有些人心裡就是簡單的、淺顯的領會,也可能在有些人心裡有些特殊的經歷,因著一些特殊的經歷,在他的心裡對這方面有一些深刻的體驗;但是不管深刻還是淺顯,對你們來說都是很片面的,也不夠具體。所以我把這個話題拿來交通,目的是為了讓你們明白得更具體,更深刻,這很有必要。交通這個話題,我採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告訴你們,這個方式是我們以前從沒用到過的,也可能你們聽起來有一點特別,或者聽起來有一點不舒服,不管什麼樣的方式,你們聽了之後就知道了。你們喜不喜歡聽故事啊?(喜歡。)喜歡聽哪類故事呢?童話、寓言還是科幻?(寓言。)(神與人之間的故事。)神與人之間有故事嗎?(有。)神與人之間的故事每天都發生在你們每個人身上,還用講嗎?你們喜歡聽故事的舉舉手,我看看有多少人喜歡聽故事。看來我用講故事的方式這個選擇是對的,你們都很喜歡聽故事。好吧,那咱們就開始吧!這不需要你們記在本上,你們把心靜下來,不要亂動,如果覺得睜開眼睛會受周圍環境或者人的影響,你可以把眼睛閉上。我給你們講一個很美妙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種子、大地、大樹、陽光、小鳥與人的故事。你們可不要睡著了啊。聽見了嗎?我所要講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種子,大地,大樹,陽光,小鳥,人。)這裡有沒有神哪?(沒有。)沒有聽到,是吧!但是我相信這個故事講完之後,你們會感覺很清爽,很愜意。那就開始靜靜地聽吧。

故事 1.種子 大地 大樹 陽光 小鳥與人

一粒種子落在了地上,一場大雨過後,種子生發出了嫩芽,它的根慢慢地扎在了土裡。嫩芽逐漸長大,經歷了風吹雨打,也經歷了陰晴圓缺。夏日裡,大地為它輸送水分來抵禦炙熱的天氣,因著大地,它不會感到炙熱,它度過了酷暑。冬日,大地用暖懷與它緊緊相擁,為它輸送暖流,因而它抵禦住了嚴寒,它躲過了風雪侵襲的寒冬。嫩芽因著大地的庇護而變得勇敢,快樂,也因著大地無私的供養而變得茁壯起來。它歡快地成長著,在雨中它歡唱著,在風中它歡舞著,搖擺著。嫩芽與大地相偎相依……

若干年後,嫩芽變成了參天大樹,它枝繁葉茂,粗壯而有力。它的根依然扎在土裡,而且是深深地扎根在土裡,只是原來保護它的土地如今變成了它的根基。

一抹陽光照在了大樹上,大樹搖晃著身軀,伸展著它的臂膀,深深地吮吸著陽光下的氣息。它腳下的土地隨著它的節奏而呼吸,大地感到如此清新,頃刻間,一股股新鮮的氣流從大樹上散發出來,大樹變得精神抖擻而有活力。大樹與陽光相偎相依……

樹蔭下,乘涼的人們感受到了陣陣清香之氣。這清香之氣潔淨了人的心肺,也潔淨了人的血液,讓人的身軀不再沉悶,不再壓抑。人與大樹相偎相依……

一群小鳥「嘰嘰喳喳」飛來,落在了大樹上。牠們或許是為了躲避天敵,或許是為了繁衍養育牠們的下一代,也或許是為了短暫的休憩。小鳥與大樹相偎相依……

大樹盤根錯節深深地扎在大地裡,它用它的身軀為大地遮風避雨,它伸開它的臂膀,庇護著它腳下的大地,因為大地是它的母親。它與大地相生相息,永不分離……

好了,這個故事講完了,你們可以睜開眼睛了。我講的是種子、大地、大樹、陽光、小鳥與人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只有幾個片段,給你們的感受是什麼呢?我以這樣的方式講,你們能聽懂說的是什麼嗎?(能聽懂。)講講你們的感受,就是你們聽完這個故事有什麼感覺?(特別受感動,這個故事好像就是神與人的故事,覺得神就是這樣撫育著人類,保護著人類,然後人茁壯地成長,成為真正的人的時候,人也能夠認識到神的愛,能夠還報神的愛,神與人永遠緊緊相依不再分離。)我先告訴你們,我所講的這幾樣東西你們眼睛都能看得見,也可以去觸摸,我講的不是比喻而是實情,我想讓你們揣摩一下我講的是什麼。這裡沒有深奧的東西,而且有幾句話就是這個故事的重點。(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還是飛禽,還是人,生命的源頭都來源於神。)還有嗎?(這個故事當中的事物雖然在我們身邊常常看到,但是我們常常忽略神的主宰,神說得很自然,這也是很自然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但是這事當中包含著神的主宰。神主宰萬有,是萬有生命的源頭。)(看到神說話很簡單,是我們能夠得上的,也是神讓我們明白萬事萬物也是神在主宰安排。)還有嗎?(在我們所聽到的故事當中有一幅很美麗的畫面,一粒種子它有生命,它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經歷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地好像母親一樣給予它供養,冬天的時候給它溫暖,讓它能夠渡過寒冷。當樹在成長的時候,一縷陽光照在樹上,使這棵樹很快樂。看到原來神造的萬物當中,大地也是有生命的,它和樹也是相依相偎的,看到陽光給予大樹很多的溫暖,也看到小鳥雖然很平常,但是牠與人類還有大樹有了一個很和諧的畫面。自己聽的時候心裡就是這種感覺,原來這些都是有生命的。)嗯,你講得很好!還有人補充嗎?(從一粒種子發芽、長成參天大樹這樣的一個故事當中,看到神創造的萬物很奇妙,神讓萬物都相生相息,讓萬物都聯結在一起,看到神的智慧、神的奇妙,神創造的萬物都互相效力,同時也看到神是萬物生命的源頭。)

剛剛所講的每一樣東西你們都見過,種子,知道吧!種子變成大樹,這個過程也可能你看不到細節,但是你知道這是事實,是不是?(是。)大地,陽光,這個也知道,是吧!那小鳥落在大樹上這個畫面是不是每個人都見過?(是。)在樹下乘涼的人呢,你們見沒見過?(見過。)那這幾樣東西放在一個畫面裡給人的感受是什麼?(和諧。)這樣的一個畫面,畫面裡所存在的每一樣東西是不是都來源於神?(是。)既然是來源於神,那神就知道這幾樣東西存在在地上的價值與意義,就是神創造萬有的時候,神安排每一樣東西、神造每一樣東西的時候都有他的用意,而且神創造這每一樣東西的時候它都帶著生命。他為人類創造的這個生存的環境,就是剛剛故事裡講的,大地與種子相偎相依,大地能夠供養種子,種子也離不開大地,它們之間的這個關係是不是神起初造的時候命定好的?(是。)那大樹、陽光、小鳥與人這樣的一個畫面,是不是也是神為人類創造的一個生存的環境呢?(是。)首先,大樹能不能離開大地?(不能。)那大樹能不能離開陽光呢?(不能。)那神創造大樹的目的是什麼,能不能說僅僅為了大地呢?能不能說僅僅為了小鳥呢?能不能說僅僅是為了人呢?(不能。)那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生相息,不能分離,就說大地、大樹、陽光、小鳥與人,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供養這樣的一個關係。大樹保護著大地,大地同時又供養著大樹;陽光供應著大樹,大樹同時也從陽光得著新鮮的氣息,緩解了陽光帶給大地的烘烤。最終受益的是誰?最終受益的是人類,是不是?(是。)這就是神創造人類的生存環境的一個原則、一個初衷。看似簡單的一個畫面,有著神的智慧,也有著神的用心。人不能離開大地,也不能離開大樹,更不能離開陽光與小鳥,是吧!這幅畫面雖然是一個故事,但也是神創造天地萬物、賜給人生存環境的一個縮影。

神為人類創造天地萬物,創造生存環境。首先在這個故事裡,我們所講的重點就是萬物相生相息、相互依存,在這樣的一個原則下,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保護,得以生存,得以繼續,因著有了這樣的生存環境,人類才能繁衍生息。我們看到的是樹、大地、陽光、小鳥與人這樣的一幅畫面,這個畫面裡有沒有神?人沒有看到,是吧!外表上好像沒有神,但是在這幅畫面當中看到了萬物相生相息這樣一個規律,在這個規律當中讓人看見了神的存在、神的主宰,是吧!神就是用這樣的一個原則、這樣的規律來維繫著萬物的生存、萬物的存在,就是以這樣的一個方式來供應著萬物,供應著人類。那這個故事與我們所講的主題有沒有關係?(有。)外表看好像沒有關係,但是事實上神創造萬物的規律,以至於神主宰著萬有與神是萬物生命的源頭關係重大,密不可分,是不是這樣?(是。)現在你們體會到一點了,是吧!

神掌握著萬有運行的規律,掌握著萬物生存的規律,也掌握著萬有、萬物,讓它們能夠相生相息不至於滅亡,不至於消失,這樣人類才能繼續下去,人類才能在神的帶領下活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但是這個規律——這個運行的規律都在神的主宰之下,沒有人能插手,也沒有人能改變,只有神自己知道這樣的運行規律,只有神自己管理著這個規律。樹木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下雨,大地供應給植物多少水分、多少營養,在什麼季節大樹落葉,在什麼季節大樹結果,陽光帶給大樹多少養分,大樹從陽光得到養分之後呼吸出來的東西是什麼,這些在神創造萬有的時候神已經定好了,這個規律沒有人能打破。神造的萬有——有生命的或者在人看是沒有生命的,都在神的手中掌握著,主宰著,沒有人能改變這個規律、破壞這個規律。這就是說,在神創造萬有的時候,神把這些都定好了。大樹離了土地不能生根發芽,不能成長,大地如果沒有大樹,它會怎麼樣呢?會變得乾涸,是不是這樣?(是。)而大樹成了小鳥的家,成了小鳥躲避風災的地方。大樹沒有陽光行不行?(不行。)只有土地也不行。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人類,為了人類的生存。人類從大樹得到新鮮的空氣,人類也在大樹所保護的土地上活著,同時人類也離不開陽光與各種生物。這些關係雖然複雜,但是人必須得清楚,神創造萬有的這個規律就是讓萬物相生相息、互相依存,就是神所造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如果神造它沒有意義,神會讓它消失,這個明白了吧?(明白。)這就是神供應萬物的其中一種方式。在這個故事當中,「供應」指什麼?那大樹是不是神每天去給它澆水啊?大樹呼吸用不用神幫忙啊?(不用。)這裡的「供應」就是指神造好之後神的管理,神造好一個規律之後來管理就行了。就是把大樹種子放在大地裡,它自己就長了,它長的這個條件神都給造好了,陽光、水分、土壤、空氣與周圍的環境,風霜雪雨,一年四季,這是大樹所需要的生存條件,神都給預備好了。所以說,這樣的一個生存環境是不是來源於神?(是。)那神還用每天去數大樹有多少片葉子嗎?不需要吧!神也不需要幫著大樹呼吸,陽光也不用神每天去叫醒它,「你出來照大樹吧」,也不需要這樣,它按著那個規律到時間就出來了,出來就照在大樹上,大樹就去吸收陽光,就這樣活在規律當中。也可能這個現象你們說不清楚,但是這個事實每個人都能看見,都能承認。你只要認識到萬物生存的規律是從神來的,你只要認識到萬物生長、存在是在神的主宰之下就行了,這就證明神是萬物生命的源頭。

在這個故事當中有沒有人類所說的比喻呀?(沒有。)這是不是一種擬人的手法呀?(不是。)我講的是實情。就是每一樣活著的東西、有生命的東西都是在神的主宰之下的,在神創造之後它就有了生命,這個生命是從神來的,它自己就遵守自己的生命軌跡與法則,不需要人去改變,不需要人去幫忙,這就是一種神供應萬物的方式,這明白了吧?你們說人認識這些有沒有必要?(有。)那我們在這裡講這個故事是不是與生物學有關係呀?與任何的知識、學科有沒有關係?(沒有。)我們在這兒不是講生物,更不是研究什麼生物科學。我們在這裡講的重點是什麼?(神是萬物生命的源頭。)那在萬物當中你們看到了什麼?看沒看到大樹?看沒看到土地?(看到了。)也看到了陽光,是吧!見沒見過小鳥在大樹上歇著?(見過。)那人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幸不幸福啊?(幸福。)就說神用萬物——神所創造的萬物來維持著人類生存的家園,也保護著人類生存的家園,以這樣的方式供應著人類,供應著萬物。

我以這樣的方式講,以這樣的方式交通,你們覺得怎麼樣?覺得好嗎?(好,實際。)好在哪兒呢?(好明白,在實際當中能看到。)這樣講不空洞,是不是?那這個故事對人認識神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不是也有必要啊?(是。)有必要咱們就接著講下一個故事。下一個故事內容有一點不同,著重點也有區別,故事內容所包含的東西是神創造的萬有當中人眼睛能看得見的東西。我還是用講故事的方式跟你們敘述,你們靜靜地聽著,然後揣摩我在講什麼,講完之後我會問你們,看看你們能領會多少。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有大山、小溪、狂風和巨浪。

故事 2.大山 小溪 狂風與巨浪

一條小溪緩緩地流淌著,蜿蜒曲折,它來到了大山腳下,大山擋住了它的去路,它用它微弱的聲音對大山說:「請讓開,你擋住了我的方向,你擋住了我前方的路。」大山問它說:「你去哪兒?」小溪說:「我要找尋我的家鄉。」大山又說:「好吧,請從我的身上流淌過去吧!」可是因著小溪太柔弱,也因著小溪太幼小,它怎麼也越不過大山,於是它只好在大山腳下繼續流淌著……

一股狂風席捲著沙石與雜物來到了大山前,怒吼道:「讓開!」大山說:「你去哪兒?」狂風怒吼著說道:「我要到山的那邊去。」大山說:「好吧!如果你能折斷我的腰,那你就過去吧!」狂風怒吼著,一遍又一遍,無論它怎麼怒吼、怎麼努力都不能折斷大山的腰。它累了,它停下腳步,歇息下來。而山的那一邊,一陣一陣的微風吹來,人們好不愜意,那是大山帶給人們的問候……

海岸邊,浪花在翻滾著,輕輕地拍打著岸邊的礁石。突然,一股巨浪狂奔而來,它咆哮著來到大山前,喊道:「讓開!」大山說:「你去哪兒?」巨浪不能停下它的腳步,它繼續咆哮著,回答道:「我要擴張我的土地,我要伸展我的胳臂!」大山說:「好吧!如果你能越過我的頭頂,我就為你讓路。」於是,巨浪退後,再次衝向大山,不管它怎麼努力,它都不能越過大山,它只好慢慢地退去……

千百年來,小溪在大山的腳下就這樣靜靜地流淌著,它順著大山指引的方向回到了它的家鄉,匯成了河,匯成了海。因著大山的守候,小溪從未迷失方向,小溪與大山相生相息、相生相剋又相互依存。

千百年來,狂風從未改變它怒吼的習慣,它依然常常席捲著沙石「光顧」大山,威脅著大山,但它從未折斷大山的腰,大山與它相生相息、相生相剋又相互依存。

千百年來,巨浪也從未歇息,從未停止它擴張土地的腳步,它一遍又一遍重複著向大山咆哮,而大山也從未因著它的咆哮而挪動它的身軀。它守望著這片海,就這樣,海中的萬物得以繁衍生息。大山與巨浪相生相息、相生相剋又相互依存。

我的故事講完了。首先你們說說,我所講的故事的內容主要是什麼?首先有大山,還有什麼?(小溪,狂風,巨浪。)那在第一部分裡,小溪與大山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記不記得?(小溪在大山的腳下流淌著。)小溪在大山的腳下流淌著,這是它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嗎?小溪流哪兒去了?為什麼要講小溪與大山?(因著大山守候著小溪,小溪從未迷失方向,它們相互依存。)大山對於小溪來說是保護還是攔阻?(保護。)難道就不是攔阻嗎?大山與小溪相守著,大山既是小溪的保護也是小溪的攔阻,它保護著小溪匯成河,同時又攔阻小溪,不讓小溪到處流動,到處氾濫,因而這片水域就不會給人類帶來災害,這是不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是。)就是藉著大山的保護與大山作為小溪的屏障,人類的家園也得到保護了。而小溪在山的腳下匯成了河,也匯成了海,這是不是小溪生存的規律呀?(是。)小溪匯成河、匯成海是藉著什麼?是不是藉著大山哪?藉著大山的保護,也藉著大山的攔阻,這是不是重點?(是。)在這兒你看沒看到大山對於水的重要啊?(看到了。)重不重要?(重要。)你說這高高低低的山,神造它有沒有目的啊?(有。)有目的吧!這是一個小小的片段,僅僅是一灣小溪和一座大山就讓我們看到了神創造的這兩樣東西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也看到了神掌管這兩樣東西的智慧所在、用意所在,是不是這樣?

第二部分講的是什麼?(狂風與大山。)有風是不是好事啊?(是。)這也未必,有時候風太大就是災。如果讓你呆在狂風裡你是什麼感覺?看這狂風有幾級了,是吧,如果是小小的微風,或者是兩三級、三四級這還勉強,頂多吹得人眼睛睜不開,但是如果狂風狂到一個地步成為龍捲風呢,你受得了嗎?你就受不了了。所以說風對人來說,完全說它是好的是錯誤的,完全說是不好的也是錯誤的,那要看它是多大的風。那大山在這裡起了什麼作用?大山是不是在這裡起了過濾風的作用呢?(是。)大山把颳來的一股狂風變成了什麼?(微風。)變成微風了。那在人生存的環境當中多數人接觸到的、感受到的風是狂風還是微風啊?(微風。)這是不是神創造大山的一個目的、一個用意呀?如果總有狂風捲著沙石在沒有任何攔阻與過濾的情況下臨到人,人的生存環境會是怎麼樣的呢?能不能是飛沙走石,人沒法在地上呆了呢?也可能被石頭打著了,也可能被沙子迷眼睛看不著了,也可能人就被捲到天空中了,也可能吹得人站不住了,也可能房子就被毀了,各種災難都會臨到。那狂風有沒有它存在的價值呢?(有。)什麼價值呢?一說這風不好,人又感覺沒價值了。有沒有價值?變成微風它不就有價值了嗎?人感覺悶熱的時候,感覺空氣窒息的時候,人最需要的是什麼?人最需要的是一股微風,輕輕地、徐徐地吹來,吹得你頭腦清醒,心情舒暢,給人的心情帶來了很好的一個修補、改善。比如說,你們現在坐在屋裡,人很多,空氣很稠密,最需要的是什麼?(微風。)人到了空氣特別渾濁的地方,那裡的空氣就有一些髒東西,使人的思維也變慢了,血液流動也減緩了,頭腦也不清醒了,如果換換空氣,讓空氣流通一下就變得新鮮了,人就感覺不同了。雖然小溪可能成為災難,狂風也可能變成災難,但是有大山的存在,這些災難都被它變成對人有益的東西了,是不是這樣?

第三部分講的是什麼?(大山和巨浪。)大山和巨浪,這個畫面是在大山腳下的海岸邊,我們看到了大山,看到了浪花,也看到了巨浪。對於巨浪來說,大山是什麼?(保護和屏障。)是雙重的,是不是?既是保護也是屏障。保護的目的呢,是為了這片海不消失。這片海不消失,那活在海中的萬物就能得以繁衍生息。而作為它的屏障呢,就是讓這片海的水,這個水域不至於氾濫成災到處亂流,對人類的家園造成傷害,造成破壞,是吧!所以說大山對於巨浪既是保護又是屏障。這就是我所說的大山與小溪、大山與狂風、大山與巨浪相生相息、相生相剋又相互依存的意義。

神創造的這幾樣東西都有它生存的一個法則、一個規律,那從這個故事當中看到了神的什麼作為呢?神創造完萬有是不是就不管了呢?反正給它定好了規律,定好了各自的功能,就不管了,是不是這樣?(不是。)那是什麼?(神在管理著。)神還管理著,管理著水、風與浪,不讓它亂跑,不讓它對人類生存的家園造成傷害、破壞,這樣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就能繼續繁衍生息。這就是說,神創造萬有的時候,這萬有的生存規律神已經定好了,神創造這些東西除了確保它給人類帶來益處之外,還得管理它不讓它給人類帶來麻煩,帶來災難。如果不是神的管理,那水是不是就亂流啊?風是不是就亂颳呀?如果神不管理,它就沒有規律,風就亂颳,水會亂流,到處氾濫。那巨浪如果高過大山的話,這片海還能存在嗎?這片海就不能存在了。大山如果沒有巨浪高的話,海就不存在了,大山也失去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了。

從這兩個故事當中有沒有看見神的智慧呀?(看到。)神創造萬有,主宰著萬有,管理著萬有,也供應著萬有,神在萬有其間鑒察著萬有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也鑒察著人類生存的各個角落。所以說,神所創造的萬有,神對每一樣東西它的性能、它的性質、它的生存規律、它生存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是瞭如指掌、清清楚楚。那你們說,在神所創造的萬物中,神需要研究它的規律嗎?(不用。)神需不需要學習人類的知識、科學去研究它、了解它呀?那人類當中有沒有一個學識廣博、知識豐富的人能像神一樣了解萬物呢?沒有吧?有沒有天文學家或者生物學家能夠真正地了解萬物生長的規律呢?(沒有。)他們能不能真正了解萬物各自存在的價值呢?(不能。)因為什麼?萬物是神造的,人學那知識學得再多、再深,年頭再久,永遠測不透神造萬物的奧祕與神造萬物的目的,是不是這樣?(是。)

東方閃電】全能神教會是因主耶穌的再來——末後基督全能神在中國的作工而產生的,並非是哪個人設立的。基督就是真理、道路、生命,只要看了神的話語就看見神已顯現。

arrow
arrow

    蒙小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